(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在工作中,一个单位为了更好地开展工作,其领导班子一般会实行集体领导与个人分工负责相结合的制度,对领导班子成员结合工作职责进行分工。分工之后,各班组成员就会在分工的领域内行使职权,开展工作。
一般来说,一个领导班子有了明确合理的分工,能够充分发挥班子每个成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增强班子的整体效能、提高领导班子与领导干部的执政水平。
但与此同时,部分领导干部错误地理解了“分工”的科学内涵,简单地将之理解为“职权切割”,除了自身分管的工作之外,单位的其他工作都“与我无关”,不仅没有发挥出民主集中制“小分工大合作”的作用,还对“一盘棋”的工作局面造成了阻碍。
不难发现,导致“分工即分家”的,虽然有“认识不到位”等因素在里面,但实际上就是部分领导干部担当精神的缺失。这种不愿担当、不敢担当、不善担当的风气,某种程度上已经算是有“躺平”的苗头了,必须加以纠正。
笔者认为,要扭转这种风气,就要从思想和制度两个方面同时发力。一方面,要加强干部队伍的教育引导,利用好“任前谈话”“岗前培训”等环节,让领导干部能正确领会“小分工大合作”的科学内涵,同时培养领导干部“搭台补台”的意识,引导形成“分内事尽职尽责、分外事尽心尽力”的工作氛围。另一方面,单位“一把手”在分工时,也要做好科学统筹,既要坚持集体领导原则,按班子成员专业、专长、阅历和性格特点等科学分工,并坚持职责互补、权责统一,让班子成员都能够发挥特长,也注意要科学制订好AB角,当班子成员“出缺”时,能够迅速“有人顶、有人抓”,切实保障各项工作顺利开展。
赵磊(漾濞县漾江镇党委)
责任编辑:李敏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