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当前气候变暖正在加速演进,气候系统更加不稳定,近年来我国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发生频率高、影响范围广、致灾性强。尤其是近一段时期国内不少地方高温天气屡屡爆表,公众对极端气候的变化感受颇深。全球开启碳中和进程,绿色低碳发展成为国际共识,《巴黎协定》确立了应对气候变化的全球长期目标。今年我国低碳日的主题“积极应对气候变化,推动绿色低碳发展”,不仅彰显了中国积极应对气候变化、走绿色低碳发展道路的决心,也反映出当前绿色低碳发展逐渐成为全民共识、全民行动。
“长期以来,我国的绿色低碳产业发展主要是上层向下层top-down推进的模式,公众和市场的热情比较平淡,受近年来频发的极端天气及其灾害性影响,公众对于绿色低碳产业发展的拥护和积极性将显著提升,有助于我国市场和社会自发的由下至上的bottom-up发展模式形成,该模式可以更有效激发市场的创新和资本潜力,更加深入全面地推动我国绿色低碳产业的发展。”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研究所生态环境规划与管理研究中心副主任吝涛在接受中国经济网记者采访时这样谈到。
过去10年,《国家应对气候变化规划(2014—2020年)》《应对气候变化重点任务(2023—2025)》等先后印发,碳达峰碳中和“1+N”政策、行动及保障体系基本形成。2022年,我国印发实施《国家适应气候变化战略2035》和《省级适应气候变化行动方案编制指南》。从去年以来,多地出台“十四五”应对气候变化规划。
《中国城市双碳指数2021-2022研究报告》显示,110个参评城市的脱钩指数显示,43%的城市碳排放与经济增长呈现强脱钩,31%的城市呈现弱脱钩,显示一批城市的经济增长模式和碳排放之间的关系正在发生转变,发展质量逐步得到提升。
吝涛表示,能源产业是碳排放的重点和主要部门,在应对气候变化的压力下,能源生产部门的结构化调整最为突出,清洁能源占比将进一步提升,由此将催生清洁能源生产相关产业的发展,例如风能、太阳能等产业的布局;以及分散式清洁能源生产模式的市场化,例如城市和乡村的屋顶光伏发电市场。同时,主要依托能源利用的下游产业,例如工业、建筑、交通、物流等高耗能、高排放产业绿色低碳化发展的优势将进一步凸显,进而推动市场现有产业内的更新迭代。
在吝涛看来,应对气候变化,离不开区域协同发展。“这主要包括两方面:一是从宏观层面通过‘十四五’应对气候变化规划重构我国的经济地理区划。在绿色低碳产业发展的驱动下,西部地区的风光水矿资源禀赋得到本质性的提升。二是推动我国生态修复、生态补充和生态产品的跨区域协调发展政策与规划。例如,西部通过森林、草原碳汇等生态产品的跨区交易,可以实现低碳绿色产业在区域间的协同,消除区域差别。”
吝涛告诉记者,实际上,绿色低碳产业已经并且逐渐渗透人民的衣食住行中。比如,在新能源产业快速发展的基础上,电动汽车逐渐改变了人们的出行,“新能源+智慧农业”改变传统种养模式,绿色能源使得农业对水土资源的利用更加充分,逐渐摆脱气候影响;而光伏零碳小区也在逐渐推广。
“还有一点值得欣慰的是,”吝涛谈到,“对于大公司和大企业集团来说,当下ESG评估强化了它们的环境义务,尤其是强化了他们的低碳减排KPI。高ESG企业,会从资本市场上得到估值提升的回报,从而对冲它们采用绿色低碳但是成本较高技术的财务负担。也有利于引导他们对碳减排和碳固持领域的投资。另一方面,基于自然的森林草原湿地碳汇管理也很重要,不但可以稳定自然碳汇,还能维持区域生态系统服务生物多样性,并提升原住民生计和文化。大型企业也通过支持近自然的生态系统管理,来提升自身的ESG。”
《A股ESG评级分析报告2023》显示,在最近一年,上市公司在应对气候变化议题的绩效有显著提升,已成为环境议题中绩效排名第三位的议题。从行业整体分布来看,超过60%的行业应对气候变化议题的绩效超过了中证800指数平均水平,包括交通、金融、电力热力等气候变化敏感型行业。有74.6%的公司披露了其为减少碳排放所采取的具体措施,相对2022年增长了28%。其中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建筑业,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原材料加工制造业的披露率最高,均超过了85%。
前不久,全国人大环资委委员、生态环境部应对气候变化司司长、气候投融资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李高在主题为“气候投融资—政策、实践和案例”的高级别研讨会上表示,下一步,生态环境部将会同有关部门大力营造有利于期货投资发展的激励政策环境,引导金融支持向应对气候变化领域重点倾斜;引导金融机构为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行动提供更加充分有效的资金支持和保障;指导试点地区高质量开展试点建设工作,探索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并继续推动气候投融资国际交流务实合作。(中国经济网记者 杨秀峰 魏金金)
关键词: